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

本場要聞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93期 2023/12/15 發行

樹林分場 陳怡如、戴介三 02-26801841分機115、109
              農業推廣科 賴信忠 分機 410

  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委員會在今(112)年11月3日於本場樹林分場舉辦「112年都會農業技術暨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就都會農業發展趨勢、多元應用技術研發等面向進行交流,並展示近年都會農業技術在校園等食農教育場域,實際驗證與擴散的成果,並結合產業推動案例說明如何融合多方資源使農業能夠更全面性發展。

  與會貴賓包括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陳俊言司長、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蘇宗振場長、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國立臺灣大學黃文達主任、黃麗君主任、王俊豪教授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教授等人。本場郭坤峯場長特別提出未來要協助發展多元經營體驗行銷模式與扶植農事服務業,結合轄區青農組織運用本場發展之都會農業技術,協力校園食農等場域建置軟體基礎,提供青農技術性支援,拓展都市近郊農業之多元發展。科教館劉館長也提到,該館與桃園場合作推動食農教育,鑑因於108年課綱強調素養教育,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操作過就能加深記憶,例如物理、化學、生物強調親自動手做實驗,未來教學希望藉由改良場專家來協助科教館進行課程規劃,在食農教育進行合作,讓學生和民眾有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對農業做出更多的貢獻。農業部陳司長表示,農業政策兩大目標是讓農民收入增加、使民眾吃到安心農產品,然而食農教育面向很廣,像食農教育法所涵蓋六大推動方針,在都會區推動都會農業是重要工作,桃園場與科教館啟動合作具有特別意義。

  林如萍教授以「食農教育與綠色照顧的發展:都會農業結合策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從農業多功能的觀點,如何與都會農業、食農教育、綠色照顧等各面向結合,讓與會者對農業的角色有新體悟。並以「都會新農業發展趨勢與推動」、「都會農業多元應用技術研發」、「都會農業研發技術導入學校場域應用」、「都會農業資源跨域服務體系」等四大主題進行論述,在此架構下除了對我國食農教育、綠色照顧等議題之願景更為清晰,也期待後續多元應用技術的開發。研討會並邀請在各場域經驗豐富的專家們分享執行成果,包括在綠色照顧及學校場域的食農教育推動,或是在都會近郊場域與食農教育推動精神的顯現,使參與者不只學習友善環境,並從中思考如何善用智慧管理等新科技,整合公私部門的資源與服務,展現農業的多元性。

  本場近年建立多項都市農業適用之栽培維護管理技術及模組,包含都會地區適栽作物檢索工具、都市農耕遠距澆水管理系統、校園落葉樹枝回收再利用技術模組及都市農耕病蟲害友善防治轉盤等技術,整合成「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解決民眾對於作物種類篩選、澆水管理、土壤改良與堆肥製作及病蟲害管理等方面的困擾,不只提升參與者的成就感,還可供直接運用於校園食農場域,初期已導入16所學校,到年底可擴散到39所。隨著城市人口密集度逐年升高,出現糧食供給、綠地減少等問題,臺灣都會農業發展需持續透過農業技術創新與食農教育加以解決期待透過本次研討會的交流與分享,以及近120位產、官、學研、場域執行者與農/市民朋友們的共同參與,激發更多火花並創造出新方向,使都會農業及食農教育的相關產業更為蓬勃發展,以促進並創造農業新價值 !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陳俊言司長(中)的見證下,本場郭坤峯場長(右)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左)簽訂食農教育推廣合作意向書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陳俊言司長(中)的見證下,本場郭坤峯場長(右)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左)簽訂食農教育推廣合作意向書

 

郭坤峯場長(右二)親自向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右三)介紹多項都市農業適用之栽培維護管理技術及模組

郭坤峯場長(右二)親自向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右三)介紹多項都市農業適用之栽培維護管理技術及模組

 

研討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教授以「食農教育與綠色照顧的發展:都會農業結合策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研討會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教授以「食農教育與綠色照顧的發展:都會農業結合策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本場吳安娜副研究員(左一)於技術展示交流進行導覽,解說相關都市農業技術應用於食農教育場域之實況

本場吳安娜副研究員(左一)於技術展示交流進行導覽,解說相關都市農業技術應用於食農教育場域之實況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大合照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大合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