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營研究室
▉ 農業經營研究室
目標:
1.農民企業化經營、農業產銷班經營輔導,提昇農民經營能力,建立農業典範。
2.農產品安全驗證輔導及推廣,提升農產品品質。
3.輔導農民建立生產成本資料,進行數值性經營分析,改善農民營收。
4.地方特色料理及優質農特產展售活動輔導,提升農特產品運用與農民收益。
5.本場研發成果管理。
目前研究項目:
109-111年:北部地區消費者對具產銷履歷蔬果之購買意願調查:透過不同通路、價格、消費者個人特質等問卷結果分析,給予具產銷履歷蔬果之農友在行銷推廣上之建議,同時期望能提升產銷履歷推動。
109-110年:強化北部地區高接梨行銷通路與農民參加農業保險意願之研究:配合政府辦理保險政策之推動宣導,進行計畫研究調查,提供不同農民意願數據資料,作為今後政府農政單位規劃作物保險保單訂定及修正之參考。
108-109年:北部地區臺三線休閒農場遊客行為意向之研究:調查及探討北部地區臺三線休閒農場遊客行為意向,提供消費者優質休閒農場的資訊,供休閒農業的經營者在調整活動、環境與產品等體驗項目的參考
110-111年:以開放式創新觀點探討北部地區草苺產銷結構:調查消費者對於草苺鮮果的需求,並針對食安相關問題進行IPA分析,同時也探討生產者與外部資源連結的意願與合作型態,提供調整經營策略的建議。
108-109年:北部地區蔬菜創新合作經營商業模式之研究:透過研究探討歸納出預期未來農業共享經營平台樣態,並輔導農場參與使用農友E化田間紀錄與管理至銷售。
108-110年:農作物病蟲害智能診斷助理整合系統:優化服務流程,建構第一階段農作物病理診斷專家系統,並整合Line Robot提供病徵關鍵字詢問、Line自動回覆診斷系統,以提升服務效能。
109-111年 蔬菜產業因應農業機械化耕作模式之 農業人力調適對策研究(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博士班進修中)
重要研究成果:
1.北部地區水稻及雜糧青年農民經營管理能力提昇因素之研究:本年度研究成果,專業農居多,達122位,農二代在影響風險表現樣態極顯著差異,是否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對於風險表現樣態也具有顯著差異。資金來源有86%為自有資金,34.6%會向農會借貸。近3年投入農業經營的營運資金,最多為101-300萬占24%,週轉金明顯在59萬以下,達75.4%,其中以30-59萬最多達64位。自我評估承擔風險程度,中位數大約落在6.27分,平均數為6.34分。農二代居多,顯見水稻與雜糧之青農目前生產技術經驗豐富。可承擔最大農業投資損失,為投資資金的比例,以21%-30%以內占26.3%, 51%以上更有27.4%。大部分農友當投資超過預設停損時會暫時觀望者達126位,和2018年之結果相近,有7位會放棄經營,46位會堅持繼續投入。在經營上獲利達20%-60%會考慮增資有116位。
2.桃竹地區臺三線休閒農場遊客行為意向之研究:本研究主要針對北部地區桃園市與新竹縣沿省道臺三線周邊鄉鎮,調查遊客前往休閒農場的旅遊動機及對休閒農場體驗之重視與滿意程度,2019年主要鎖定在新竹縣部分。調查結果顯示前來旅遊之動機最多的是因為「平常就喜歡休閒農業的體驗」,而與客家文化相關的「品嘗客家美食」、「尋求地方特色文化」與「為客家文化所吸引」分別排名第二與第五順位。利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其經營績效,建議應加強「體驗資源」、「活動安排」、「休閒設施」、「服務品質」與「餐飲特色」等5個項目。
3.北部地區柑桔產業整合行銷通路之分析:調查新農民市集及社區小舖柑桔行銷通路顯示,不同產地因柑桔種類生產期之不同,其上架銷售時間亦有所顯著性差異。青果合作社柑桔品牌行銷通路以供應果菜批發市場約占70%比例最高,消費戶國軍副食蔬果供應約占10%次之,行口批發商及企業集團各約占8%,國小營養午餐約占2%最低;另為配合資訊科技的發展,於2016年開辦網路銷售平台,直接售予消費者占2%。
4.北部地區農業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之研究:透過本研究發現北部地區農業共享經營方式歸納成下列三種:(一)農業代耕與農業機械共享類型農場(二)食農教育與農業職業訓練類型農場(三)社區支持與農場體驗消費類型農場,其分別在共享行為中創造了10%-20%不等的利益。此外,共享經濟帶來許多機會,如循環型農業在許多勞力與可回收資源使用下並可以減少資源浪費與過度分散與集中,透過消費者直接與生產者接觸去除中間商的抽成可有效將利潤回饋給消費者。後續以桃園地區青農機代耕班合作社,調查社員彼此間農業生產農機具共享關係,可節省的共享資源以及消費者願付價格,平台上社員彼此提供生產機具、人力、時間之效率,並嘗試採取可行的定價策略,行銷區位以及市場分析。
5.應用智能助理系統優化即時病蟲害診斷服務:本年度開發一套病蟲害智能診斷助理,針對十字花科病蟲害診斷服務之流程在特徵詞與同義詞建檔過程與語意資料分析後發現,利用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配合One hot encoding with pca能有較佳的預測效果,其統計效果最佳69.2%。未來可進一步收集更多診斷服務資料,作為訓練與驗證資料,以能更接近母體之分布,可進一步取得資料探勘結果並採用深度學習等其他方法進行分析與驗證。
6.桃園區實耕者從農工作認定作業計畫:以2019年度實際耕作證明申請案件之樣態從中分析顯示,資格條件在作物類別上,申請人種植以蔬菜19件(占86.4%)最多,水稻2件(占9.1%)次之,茶樹僅1件(占4.5%);申請之3項資格條件中,以「土地經營規模認定基準」最多數,計有19件(占86.4%),「全年投入農業生產資材達新臺幣15萬元以上」有3件(占13.6%),而「全年實際出售農產品銷售金額達25萬元以上」則為無案件;經由年齡分析發現,31件申請案中,申請人的平均年齡為36.9歲,而去(2018)年度為43歲,除了需要農保的青農年齡大幅下降之外,也反映出近年返鄉青農因為無法擁有自有農地,或即使簽具租賃契約仍因地主疑慮而難以加入農保,故也無法享有農保之資格問題,使得青農紛紛因此項政策得以解套。
本場輔導108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新竹縣竹東地區雜糧產銷班第一班接受總統頒獎 |
本場輔導第31屆十大神農吳文岳及模範農民吳振村、 陳陸合與廖乾華場長(109.01.16退休)合影 |
本場輔導108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新竹縣竹東地區雜糧產銷班第一班與新竹縣農業局邱世昌局長合影。 |
傾聽人民心聲座談會相關照片 |
實際耕作者從農工作證明申辦資格及流程簡圖 |
LINE或蔬菜產銷平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