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攜手產學研--推動電動農機邁向淨零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攜手產學研--推動電動農機邁向淨零農業

本場要聞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攜手產學研--推動電動農機邁向淨零農業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15期 2025/10/15 發行  

作物環境科 吳有恒 分機343

  為呼應國家「2050淨零排放」政策,本場於9月16日舉辦「電動農機研發成果聯合發表會」,並於9月17日舉辦「2025臺灣電動農機發展論壇」。兩天活動聚集農業部各司署代表、產學研單位及農機產業界,共同展現臺灣電動農機研發與應用的豐碩成果,彰顯政府推動低碳永續農業的決心與行動力。

  9月16日的「電動農機研發成果聯合發表會」中,展示了19項電動農機具,包括電動中耕機、電動曳引機、茶園多行式電動施肥機、電動噴霧機、電動農膜回收機、電動菜苗移植機與電動搬運車等,涵蓋田間耕作、植保施肥、收穫處理到資材回收的完整鏈結,並同步推廣「農機綠能充電示範站」。這些成果皆由各改良場、農試所及大專院校團隊共同研發完成,充分顯示政府積極引導研發資源,推動農機電動化的具體成果。

  緊接在9月17日舉行的「2025臺灣電動農機發展論壇」,規劃了政策發展、產業分享、技術分析三大主題。論壇邀請農業部政策單位說明未來推動方向,強調政府將持續在補助政策、共通電池標準與綠能充電設施;同時邀請國內產業代表,分享電動農機商品化與拓展國際市場的經驗;以及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專家,從電池技術、馬達控制到智慧農業整合,提出專業分析與未來展望。論壇內容完整呈現從政策、產業到技術的三方合力,為臺灣農業機械電動化建構更堅實的推動基礎。

  本場表示,政府對電動農機的推動絕非單點突破,而是透過政策引導、技術研發、示範推廣與產業合作的全面布局,逐步建構完整的電動農機生態系。未來,除了持續強化研發能量,也將透過跨部門協作,結合能源、環保與交通政策,推動電動農機檢測認證制度、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以及國際交流合作,讓臺灣電動農機不僅服務在地農村,更邁向國際舞台。

  透過這兩天的發表會與論壇,政府展現了對電動農機的高度重視與長期承諾,期盼藉由產官學研的共同努力,推動臺灣農業邁向低碳永續的新時代。

 

圖1.本場王毓華場長致詞。

圖1.本場王毓華場長致詞。

 

圖2.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中)與本場王毓華場長、主管及來賓合影。

圖2.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中)與本場王毓華場長、主管及來賓合影。

 

圖3.本場李汪盛科長向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介紹各場所及各大學院校電動農機研發成果。

圖3.本場李汪盛科長向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介紹各場所及各大學院校電動農機研發成果。

 

圖4.本場吳有恒副研究員介紹電動農機研發成果。

圖4.本場吳有恒副研究員介紹電動農機研發成果。

 

圖5.電動農機綠能充電示範站。

圖5.電動農機綠能充電示範站。

 

圖6.農機中心邱銀珍研究員(右1)、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中)、 科技司黃明雅科長(左2)、農糧署陳麗玉科長(左1)共同探討電動農機政策發展。

圖6.農機中心邱銀珍研究員(右1)、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中)、 科技司黃明雅科長(左2)、
農糧署陳麗玉科長(左1)共同探討電動農機政策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