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
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

青農報報

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07期 2025/2/15 發行
農業推廣科 洪巍晉 分機 431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徐振家、邱珮詒 分機 433、403

  由本場轄區內的新竹縣多位百大青農共同創立的「有限責任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該社),於114年1月17日在關西服務區舉行年度社員大會暨幹部交接儀式。該社成立於113年3月,創社者包括第2屆百大青農陳珊宇(昀澤有機農場)為首任理事主席,佘承洲(大農網食材直供站)擔任總經理,第2及第4屆百大青農彭巧嫻(阿金姐工作坊)及涂旭帆(將豪健康農產)皆任理事,第4屆百大青農羅仕伃(散慢農場)則擔任監事主席。該社草創之初社員人數為19人,成員包括有機及友善生產者、農產品加工業者以及地方創生青年,今(114)年度新加入社員有3位在地青農及1位青創基地青年,展現蓬勃發展的氣息。

  當天,農糧署北區分署新竹辦事處林淑慎專員、新竹縣政府農業處傅琦媺處長,以及本場農業推廣科賴信忠副研究員,率青農輔導徐振家專員與邱珮詒專員一同出席該社大會暨幹部交接儀式。經理監事會議同意,現場進行幹部交接,由涂旭帆接任理事主席,羅仕伃接任總經理。2位青農表示,該社於113年度舉辦5場次針對小學的有機農業與食農教育活動,成效卓著且成果豐碩。因此,新竹縣政府114年度大力支持,將活動場次增至10場次。該社目前以米食教育為主軸,並拍攝短影片推播成果並參與食品展展示活動成果。合作社同時結合新東陽公司於關西服務區設立「小農驛站」,銷售社員農產品,進一步強化米食品項的推廣廣度。

  傅處長提到,為因應新竹縣每週供應2次有機米於中小學營養午餐,採用桃改場的稻米新品種-桃園6號及桃園7號,並委託本場進行水稻生產碳盤查,實踐農業永續的宗旨。本場作為區域青農的重要輔導機構,不僅協助稻米新品種的試驗與推廣,還以技術資源支持青農創新,如智慧農業技術導入、作物生產管理優化以及永續生產模式推廣等,全面提升青農的專業能力與競爭力,為該社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綜合該社新任理事主席與總經理的規劃,未來合作社將聚焦以下幾項目標:

  1.整合新竹縣食農教育與農事體驗資源,發行農遊季刊推廣大新竹。
  2.結合社員農產品,以「豐盛時刻」禮盒推廣合作社自有品牌。
  3.持續與新東陽合作,拓展「小農驛站」的影響力。
  4.配合中央與地方爭取各項計畫資源,推廣農產品,實現年度目標與新願景。

  該社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加入行列,共同為新竹縣農業的永續發展努力,同時展現本場對農業部青農輔導政策的全力支持,為農業注入新血,並為國人提供更優質的農產品。透過本場與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新竹縣青農得以在技術與行銷兩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也將為地方農業創造更多可能性。

 

圖1.合作社理事主席陳珊宇(左2)及總經理佘承洲(左1)將職務分別交給涂旭帆(右2)與羅仕伃(右1)接任。   

圖1.合作社理事主席陳珊宇(左2)及總經理佘承洲(左1)將職務分別交給涂旭帆(右2)與羅仕伃(右1)接任。

 

圖2.合作社年度社員大會暨幹部交接儀式圓滿成功之合影。  (照片來源: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粉絲專頁) 。

圖2.合作社年度社員大會暨幹部交接儀式圓滿成功之合影。

(照片來源: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粉絲專頁) 。

 

圖3.合作社展示了自有品牌「豐盛時刻」禮盒及各社員們的農產品與加工品。

圖3.合作社展示了自有品牌「豐盛時刻」禮盒及各社員們的農產品與加工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