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稻熱病品種的新選擇~‘桃園7號’誕生囉!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89期 2023/8/15 發行
作物改良課 簡禎佑 分機251
北部桃竹苗稻作生產區以第1期稻作為最主要的栽培生產季,然而此處多個鄉鎮地區水稻種植於靠近山區、河谷等不通風地形,稻株生長至5月中下旬分蘗盛期,常遇到梅雨鋒面降雨,此時的高濕環境有利於稻熱病原孢子的傳播與疫情傳佈,一般雖可以化學藥劑防治,但在嚴重的情境下,往往施藥2~3次仍難以壓制稻熱病害的蔓延,倘若在種植初期選擇抗病性較佳的品種可望降低疫情的傳佈。
因此,為提升水稻品種的稻熱病抗病力,本場自104年起開始,利用分子標誌輔助回交選拔策略,導入抗稻熱病基因至水稻桃園3號的遺傳背景中,選育出抗稻熱病品系桃園育10620613號,歷經8年的時間完成此新品系的試驗與檢定工作,並於112.7.7提出新品種的命名審查,會議當中經過審查會員的提問與推廣上的建議,核定通過命名為‘桃園7號’。
  新品種桃園7號承繼桃園3號的優點,具有稻穀粒形大、米飯具芋頭香氣、產量穩定的特點,此外還大力提升對稻熱病的抗病能力。今(112)年在峨眉的試種田區仍以不噴施稻熱病防治藥劑的栽培模式,桃園3號在種植2個月後因患嚴重的葉稻熱病,植株幾乎枯萎至死,縱有少數植株勉強抽穗,亦見嚴重的穗稻熱病發生,產量幾乎無收;相較之下新品種桃園7號仍維持正常抽穗充實,幾無穗稻熱病發生,植株對於當地的葉稻熱病及穗稻熱病有極為不錯的抗性表現。期待此新品種育成,可大力推廣於通風不良的稻作生產區,提供農友新的栽培選擇,除降低稻熱病疫情危害之外,對於農藥減量的推動上具有正面助益,尚可減少農友成本支出與增加環境友善效益。
圖1.水稻新品種桃園7號命名審查會由本場育種人員簡副研究員進行報告。

圖2.水稻新品種桃園7號田間訪視情形。
圖3.參加水稻新品種桃園7號命名審查會人員共同合影。
%E5%8F%8A%E6%A1%83%E5%9C%923%E8%99%9F(%E5%8F%B3)%E6%96%BC%E6%96%B0%E7%AB%B9%E7%B8%A3%E5%B3%A8%E7%9C%89%E9%84%89%E8%A9%A6%E9%A9%97%E7%94%B0%E5%8D%80%E4%BB%A5%E4%B8%8D%E5%99%B4%E6%96%BD%E9%98%B2%E6%B2%BB%E8%97%A5%E5%8A%91%E4%B9%8B%E6%A0%BD%E5%9F%B9%E6%A8%A1%E5%BC%8F%E8%A7%80%E5%AF%9F%E5%85%B6%E7%94%9F%E9%95%B7%E8%A1%A8%E7%8F%BE%E5%B7%AE%E7%95%B0.jpg)
圖4.水稻品種桃園7號(左)及桃園3號(右)於峨眉試驗田區以不噴施防治藥劑之栽培模式觀察其生長表現差異。
%E5%8F%8A%E6%A1%83%E5%9C%923%E8%99%9F(%E5%8F%B3)%E6%96%BC%E6%9C%AC%E5%A0%B4%E8%A9%A6%E9%A9%97%E7%94%B0%E7%B6%93%E6%85%A3%E8%A1%8C%E8%97%A5%E5%8A%91%E9%98%B2%E6%B2%BB%E4%B9%8B%E6%A0%BD%E5%9F%B9%E6%A8%A1%E5%BC%8F%E8%A7%80%E5%AF%9F%E5%85%B6%E7%94%9F%E9%95%B7%E8%A1%A8%E7%8F%BE%E5%B7%AE%E7%95%B0.jpg)
圖5.水稻品種桃園7號(左)及桃園3號(右)於本場試驗田經慣行藥劑防治之栽培模式觀察其生長表現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