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個人資料

首頁 > 個人資料 > 林禎祥個人資料

林禎祥個人資料

學歷:
   國立嘉義大學園藝學碩士
   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園藝系學士
 

經歷: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蔬菜及採後處理研究室主持人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技士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技士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技士
   ●中華民國駐巴拉圭共和國技術團助理技師(外交役)

專長:

   ●蔬菜作物栽培技術研究及大豆育種

 

聯絡信箱:chlin@tydais.gov.tw
 

電話:03-4768216 分機  214

 

學術性文章:

  ●Huang, C.-C., Lin, C.-H. Y.-C. Lin and Chang H.-X. 2024. Application of bulk segregant RNA-Seq (BSR-Seq) and allele-specific primers to study soybean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BMC Plant Biology 24:155.https://doi.org/10.1186/s12870-024-04822-1 (SCI)
  ●Tang, S.-K., Lee, P.-H., Liou W.-T., Lin, C.-H., Y.-M., Huang and Kou L.-Y. 2023. Fern Spores—“Ready-to-Use” Standards for Plant Genome Size Estimation Using a Flow Cytometric Approach. Plants 12, 140. https://doi.org/10.3390/plants12010140 (SCI)
  ●Lin, C.-H., L. K. Chao, L.-Y. Lin, C.-S. Wu, L.-P. Chu, C.-H. Huang and Chen, H.-C. 2022.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Molecules 27, 8893.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7248893 (SCI)
  ●Huang, C.-C.; Yang, J.-I. Chou, K.-L.; Lin, C.-H.; Chang, H.-X. 2021. Copy umber quantification for the soybean cyst nematode resistance locus rhg1 in the soybean varieties of Taiwan. Agronomy 11, 1346. 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1071346 (SCI)
  ●林禎祥、林孟輝。2019。栽培密度對北部地區薏苡生育與產量之影響。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86:1-14。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9。播種期對臺灣北部地區大豆生育及產量之影響。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85:1-14。
  ●林禎祥。2018。大豆種原北部地區秋作適栽性評估。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7:142-147。
  ●楊志維、林禎祥、簡禎祐、林孟輝。2018。栽培密度對臺灣北部地區茭白生育與產量之影響。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84:29-38。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8。不織布浮動式覆蓋應用於北部地區冬季甘藷種苗生產之研究。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84:1-15。
  ●楊志維、林禎祥。2018。台灣北部地區不同耕犁方式之輪作模式收益分析。中華民國雜草會刊 39:111-117。
  ●楊采文、葉永銘、林禎祥。2017。飼料甘藷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改進。中國畜牧雜誌 49(4):20-24。
  ●林禎祥、林孟輝。2017。魚腥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產量組成研究。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81:1-10。
  ●林禎祥、楊采文。2016。冬季低溫期以不織布浮動式覆蓋對甘藷種苗生產之影響。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5:120-126。
  ●楊采文、林禎祥、葉永銘。2015。食用甘藷品種選育。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4:1-4。
  ●葉永銘、林禎祥、楊采文。2014。北部地區硬質玉米品種播種期試驗。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3:84-90。
  ●張為斌、林禎祥、楊采文。2014。北部地區甘藷基腐病罹病情形調查。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3:13-16。
  ●葉永銘、林禎祥、楊采文。2013。北部地區硬質玉米品種耐寒篩選。雜糧作物試驗研究年報 102:91-96。
  ●林禎祥、沈再木。2005。夜來香組織培養苗發根之研究。中國園藝 51(1):51-62。
  ●林禎祥、沈再木。2004。夜來香核型分析之研究。嘉大農林學報 1(1):1-12。


        

研討會論文:

  ●林禎祥、吳信郁、陳嘉雯。2024。不同灌溉模式對設施短期葉菜類生育及產量之影響。台灣農業設施協會2024年新溫室技術交流研討會(第二場) p.77-87。
  ●曾盈瑄、林禎祥、林麗雲、吳錦生、陳信君。2023。比較三種褐色種皮大豆品種(系)揮發性成分之差異。2023化妝品年會,妝品跨域交流-多元價值共享共贏。論文宣讀p.12。
  ●張淵云、林禎祥、陳賢明。2023。台灣野生與栽培種大豆對啃食性害蟲之轉錄體分析與相關化學防禦代謝物分析。第44屆台灣昆蟲學會年會壁報展示p.129。
  ●Huang, C. H., C. H. Lin, Y. C. Lin and H. X. Chang. 2023. Application of bulk segregant RNA-Seq (BSR-Seq) on studying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of soybean. PE0340 (poster). In: Plant and animal genome 30. San Diego, USA. (https://plan.core-apps.com/pag_2023/abstract/963d7d6c9252da3647857a6b5d0a67f4)
  ●林禎祥、黃芊雪、陳信君。2022。魚腥草不同部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揮發性成分分析。中華民國雜草學會2022年雜草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宣讀p.60。
  ●Zhang, Y. Y., Lin H. C. and Ting H. M. 2022.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es to study the defense mechanisms of soybean plants against common cutworm (Spodoptera litura). 臺灣植物學會2022後疫情時代之前瞻植物科學與永續農業研討會壁報展示p.152。
  ●林禎祥、賴信忠、吳有恒。2022。設施葉菜類創新高效生產體系之技術整合驗證及擴散運用。2022農業科研成果產業體系擴散應用成果論壇海報展示 p.2。
  ●林禎祥、何昱圻、林孟輝。2022。早熟大豆新品系TYG1609228之育成。111年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第1屆年會壁報展示p.12。
  ●張淵云、林禎祥、陳賢明。2021。抗啃食性害蟲大豆品系篩選與相關化學防禦之揮發性代謝物研究。第四十二屆台灣昆蟲學會年會壁報展示p.148。
  ●賴永昌 、戴宏宇 、楊采文、林禎祥、吳昭慧 、陳國憲 、周國隆、詹凱竣 。2021。提升糧食自給率之雜糧作物育種研究。農園作物育種研究成果研討會 p.53-65。
  ●林禎祥、劉廣泉、賴信忠、李宗翰、曹仲偉、廖偉翔。2021。設施葉菜整合性生產技術之場域驗證。台灣農業設施協會2021年新溫室技術交流研討會(第一場) p.129-144。
  ●楊志維、林禎祥、簡禎佑、鄭智允。2021。北部地區環境親和型水稻與大豆輪作經營模式之建立。臺灣農藝學會110年度會員大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49。
  ●鄭智允、林禎祥、楊采文。2021。北部地區水稻雜糧耕作制度之研究。臺灣農藝學會110年度會員大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20。
  ●林禎祥、楊采文。2021。北部地區大豆抗倒伏性評估。臺灣農藝學會110年度會員大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宣讀p.42。
  ●吳致嘉、林禎祥、黃文達、楊志維。2020。黑豆台南3號壓榨油品質之研究。中華民國雜草學會2020年雜草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47。
  ●吳致嘉、林禎祥、楊志維、黃文達。2020。儲藏條件對黑豆品質的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9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與邁向零飢餓的永續農業發展研討會壁報展示p.136。
  ●Huang, C. H., C. H. Lin, S. J. Lay, C. S. Wu, and Chen, H. C. 2020. Effect of different heating temperatures and salt treatment on extract efficiency of decanoyl acetaldehyde. p.2. In: International cosmetic-tech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 and Science. Tainan, Taiwan. 
  ●林禎祥、楊志維。2020。宿根栽培之魚腥草於模擬地面立柱式農業綠能設施環境下的產量表現。中華民國雜草學會2020年雜草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46。
  ●黃芊雪、林禎祥、賴信忠、吳錦生、陳信君。2019。分析不同部位魚腥草其揮發性成分之研究。國際化粧品科技研討會暨技術交流展示會,靜宜大學。p.53。
  ●楊志維、林禎祥、簡禎佑、鄭智允。2019。北部地區環境友善水稻與大豆輪作經營模式之建立。臺灣農藝學會108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86。
  ●黃芊雪、林禎祥、吳錦生、陳信君。2019。有機栽培對魚腥草精油之探討。臺灣園藝 64(4):390-391。
  ●賴信忠、李淑真、林禎祥、楊雅淨、黃錦杰、李宗樺。2018。營農型太陽光電綠能設施農電共構共享整合生產管理技術開發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51號「107年科技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輯」p.113-147。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8。臺灣北部地區大豆播種期評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51號「107年科技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輯」p.21-28。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8。播種期對臺灣北部地區秋作大豆生育及產量之影響。中華民國雜草學會2018年雜草科學講座「台灣除草劑抗性雜草現況與非農地雜草管理」暨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宣讀 p.49。
  ●楊采文、林禎祥、林孟輝。2018。甘藷品種研發與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北部地區甘藷栽培管理暨產業輔導」研討會 p.19-29。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8。北部地區甘藷整合性栽培管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北部地區甘藷栽培管理暨產業輔導」研討會 p.31-43。
  ●黃芊雪、林禎祥、賴信忠、吳錦生、陳信君。2017。比較SPME/GC/MS及DI/GC/MS分析魚腥草揮發性成分之研究。國際化粧品科技研討會暨技術交流展示會,靜宜大學。p.206。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7。北部地區有機甘藷種苗生產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臺灣有機種子發展」研討會 p.26-44。
  ●林禎祥、賴信忠、陳信君。2017。台灣及連江地區芙蓉菊揮發性成分研究。臺灣農藝學會106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27。
  ●林禎祥、林孟輝。2017。氮肥施用時期及次數對北部地區薏苡生育與產量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6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08。
  ●林禎祥、林孟輝。2017。大豆苗期耐寒性評估。臺灣農藝學會106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07。
  ●林禎祥、楊采文、葉永銘。2017。不織布浮動覆蓋對甘藷冬季種苗生產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6年度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06。
  ●林禎祥、林孟輝。2016。栽培密度及播種期對北部地區薏苡生育及產量之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5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96。
  ●林禎祥、林孟輝。2016。不同播種期對北部地區薏苡生育及產量之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5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95。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6。甘藷蔓苗生產對塊根產量之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5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94。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6。氮素追肥施用量對甘藷採穗母株藷蔓苗生產之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5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93。
  ●林禎祥、黃勝新、林孟輝。2016。原料甘蔗於新竹縣寶山鄉有機栽培適應性評估。臺灣農藝學會105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24。
  ●林禎祥、林孟輝。2015。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植株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及地上部莖葉產量組成之研究。臺灣農藝學會104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163。
  ●林禎祥、林孟輝。2014。魚腥草於新竹縣關西地區之產量表現及抗氧化能力之研究。 2014年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年會雜草科學講座「巴拉刈除草劑禁用之探討」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42。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4。北部地區保溫措施對甘藷苗越冬之影響。臺灣農藝學會103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52。
  ●葉永銘、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4。北部地區玉米周年植期試驗。臺灣農藝學會103年度年會作物科學講座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壁報展示p.51。
  ●林禎祥、葉永銘、林孟輝。2013。臺灣北部地區硬質玉米春作之產量評估。2013年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年會壁報展示p.42。
  ●葉永銘、楊采文、林禎祥、林孟輝。2013。 不同環境對玉米農藝性狀及產量之影響。2013年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年會壁報展示p.40-41。
  ●葉永銘、楊采文、林禎祥、林孟輝。2013。 北部地區不同耕犁方式對青割及硬質玉米產量之影響。2013年中華民國雜草學會年會壁報展示p.37-38。
  ●葉永銘、林禎祥、龔財立、林孟輝。2013。耐旱山藥及耐寒玉米之種原篩選與繁殖。「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之農業創新研究」102年度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摘要集 p.30。



推廣性文章:

  ●林禎祥。2024。日本設施蔬菜技術擴散模式考察有感。桃園區農業專訊127:1-9。
  ●林禎祥。2024。設施短期葉菜類雜草管理套組之建立與驗證。農業世界 490:6-10。
  ●吳有恒、林禎祥。2024。一貫化機械技術整合解決設施葉菜生產問題。桃園區農情月刊 299:1-2。
  ●林禎祥。2024。智慧農業控制發展:智慧農業控制之發展介紹及案例介紹-設施葉菜省工、智慧化生產管理措施。113學年度農業群科中心產業新技術教師專業進修研習-「智慧農業控制實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p:1- 26。
  ●林禎祥。2024。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及其繁殖與採種技術。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66:3。
  ●林禎祥、田倪瑋。2024。設施葉菜技術整合與落地應用情形專家委員訪視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 302:2-3。
  ●林禎祥、李阿嬌。2024。跨域技術整合,打造葉菜穩產設施。農政與農情 389:30-35。
  ●林禎祥。2024。設施短期葉菜類雜草管理(輪作、清園)技術操作原則與驗證。桃園區農技報導 96:1-4。
  ●林禎祥。2023。「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及其繁殖與採種技術」非專屬授權。桃園區農業專訊 125:31-33。
  ●林禎祥。2023。大豆`桃園1號-金圓'品種及其繁殖與採種技術。TATM技術快訊 297。https://reurl.cc/jv99Zm
  ●林禎祥。2023。中早熟大豆新品種`桃園1號-金圓'。2023亞洲生技大展農業科技館專刊:10。
  ●林禎祥、賴昭宏、陳嘉雯。2023。設施葉菜栽培技術套組-可變行株距葉菜移植機田間操作技術之土壤環境整備及穴盤苗規格。桃園區農業專訊126:1-3。
  ●林禎祥、傅大薇。國際合作,共創雙贏-與世界蔬菜中心合作之種原繁殖計畫成果。桃園區農業專訊126:4-6。
  ●林禎祥、何昱圻。2023。開創北部地區國產大豆產業新契機-耐候高產新品種育成、低損耗乾燥製程建立及脆豆加工技術應用。桃園區農情月刊 282:3。
  ●林禎祥。2023。葉用甘藷。p.333-336。刊於:錢昌聖等編著。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
  ●蔡譯文、林禎祥、吳信郁。2023。設施葉菜栽培技術套組之病害整合性管理技術-春季好發病害介紹及因應措施。桃園區農情月刊 286:3。
  ●林禎祥,張慕慈。2023。設施葉菜栽培技術套組經濟效益評估。桃園區農業專訊123:16-19。
  ●林禎祥,曾鉅翔,李宗翰。2023。設施葉菜類栽培技術套組-可變行株距葉菜移植機田間操作技術。桃園區農情月刊 287:2。
  ●林禎祥,黃芊雪,陳信君。2023。魚腥草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及揮發性化合物分析。桃園區農業專訊 124:6-8。
  ●林禎祥,賴信忠,李汪勝。2023。設施葉菜智慧、省工及節水栽培技術整合與應用觀摩會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 290:1-2。
  ●林禎祥,李淑真。2023。2023亞洲生技大展-農業科技館活動報導。桃園區農情月刊 290:3。
  ●林禎祥、曾鉅翔。2022。「設施葉菜高效生產體系之技術整合及擴散運用」跨單位技術交流會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281:4。
  ●林禎祥、賴信忠。2022。「2022農業科研成果產業體系擴散應用成果論壇」活動報導。桃園區農情月刊 280:3
  ●林禎祥。2022。魚腥草栽培免草煩,稻殼覆蓋好處多-經濟栽培下的雜草管理。豐年 72(11):82-86。
  ●林禎祥。2022。大豆乾燥調製技術非專屬授權。桃園區農業專訊 121:20。
  ●林禎祥。2022。梅雨鋒面伴隨東北季風侵襲,設施蕹菜栽培慎防低溫傷害。桃園區農業專訊 120:17~18。
  ●林禎祥。2022。設施葉菜直播栽培技術套組-雜草管理(輪作、清園)。桃園區農業專訊  120:7~9。
  ●林禎祥、何昱圻。2022。堅持國產,在地生產-產銷履歷驗證醬油廠,李記醬油。桃園區農情月刊 278:4。
  ●賴信忠、林禎祥。2022。金門縣「設施蔬菜栽培技術套組及智慧灌溉管理實務研習」活動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 278:3。
  ●林禎祥。2022。梅雨鋒面伴隨東北季風侵襲,設施蕹菜栽培慎防低溫傷害。桃園區農業專訊 120:17-18。
  ●林禎祥。2022。甘藷蔓苗越冬生產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60號:4。
  ●林禎祥。2022。大豆採後乾燥調製技術示範觀摩會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270:3。
  ●林禎祥。2022。設施葉菜直播栽培技術套組-雜草管理(輪作、清園)。桃園區農業專訊 120:7-9。
  ●林禎祥。2021。雜糧作物栽培節水效率及經濟效益評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58號:63。
  ●林禎祥。2021。大豆調製之乾燥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58號:62。
  ●林禎祥。2021。北部地區大豆最適播種期建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58號:60。
  ●楊志維、林禎祥、鄭智允。2021。北部地區環境親和型水稻與大豆輪作經營模式之建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58號:59。
  ●鄭智允、林禎祥、楊采文、楊志維。2021。北部地區水稻與雜糧耕作制度之探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地58號:58。
  ●林禎祥、何昱祈。2021。不同種皮顏色大豆品系選育。桃園區農業專訊 116:7-19。
  ●林禎祥。2021。大豆收穫最後一哩路-採收處理之乾燥調製技術。桃園區農情月刊263:3。
  ●林禎祥。2021。春作甘藷缺苗有解-不織布浮動覆蓋於春作甘藷蔓苗生產應用田間示範觀摩會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 261:2。
  ●林禎祥。2021。「甘藷蔓苗越冬生產技術」非專屬授權。桃園區農業專訊 115:20。
  ●林禎祥。2021。北部地區雜糧栽培節水效益。桃園區農業專訊 115:6-7。
  ●楊采文、林禎祥、潘麗慧、蔡正輝。2021。管路灌溉系統於甘藷栽培之應用。桃園區農情月刊 259:3。
  ●林禎祥、楊志維。2020。節水作物-大豆(黑豆)機械化有機栽培示範觀摩會。桃園區農情月刊 257:4。
  ●林禎祥。2020。省水、省工、有錢賺,水(水稻)旱(大豆)輪作效益多 大豆輪作制度發表暨產業媒合會紀實。桃園區農情月刊 257:1-2。
  ●林禎祥。2020。水資源競用區-春作雜糧(薏苡、高粱)機械化栽培示範觀摩會。桃園區農情月刊 254:2-3。
  ●林禎祥。2020。北部地區大豆產業先行者。桃園區農業專訊 112:16-18。
  ●林禎祥。2020。節水作物-薏苡,旱田直播忌密植,寬行栽培效果好。桃園區農業專訊 112:8-9。
  ●林禎祥。2020。北部地區大豆產量、收益大提升,朝集團化生產邁進。桃園區農情月刊 250:2。
  ●林禎祥。2020。水資源競用區耕作制度轉型方案。桃園區農情月刊 247:4。
  ●林禎祥。2019。新屋區雜糧產銷班班長田偉成。桃園區農業專訊 110:20-21。
  ●林禎祥、鄭智允。2019。水(水稻)、旱(黑豆)輪作田間管理要點。桃園區農業專訊 110:15-18。
  ●林禎祥。2019。北部地區原料(製糖)甘蔗栽培注意事項。桃園區農情月刊 244:2。
  ●林禎祥。2019。桃園地產黑豆入校園優質豆奶新鮮喝。桃園區農業專訊 108:16-17。
  ●林禎祥。2019。薏苡水田移植栽培,水分管理要注意。桃園區農情月刊 239:2。
  ●林禎祥。2019。天冷記得蓋棉被,不織布浮動覆蓋於春作甘藷蔓苗生產之應用。農業世界雜誌 430:12-15。
  ●林禎祥。2019。北部地區黑豆栽培二、三事。桃園區農業專訊 107:9-11。
  ●林禎祥。2019。水資源競用區,春作雜糧田間管理措施。桃園區農業專訊 107:7-9。
  ●林禎祥。2019。北部地區黑豆栽培與利用。農友月刊 70(3):14-19。
  ●林禎祥。2019。吉時從農-北部地區大(黑)豆播種適期。農友月刊 70(3):10-13。
  ●徐振家、姜金龍、賴信忠、林禎祥、廖乾華。2018。臺農57號於臺灣北部夏秋作裂藷情形之探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47號「青年農民訓練講義甘藷特刊」p.44-52。
  ●林禎祥。2019。黑豆產品多元開發,產業發展新里程。桃園區農情月刊 235:3。
  ●林禎祥。2019。水資源競用區一期水稻轉旱作試辦措施。桃園區農情月刊 235:2。
  ●林禎祥、羅元廷。2018。甘藷組織培養苗與越冬育苗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47號「青年農民訓練講義甘藷特刊」p.36-43。
  ●林禎祥。2018。健康有禮-有機(轉型期)黑豆茶包上市。桃園區農情月刊 231:2。
  ●林禎祥。2018。產業發展新里程-北部首座大豆理集貨中心正式營運。桃園區農業專訊 104:8-10。
  ●林禎祥。2018。北部地區大豆栽培技術。桃園區農技報導 77:1-4。
  ●林禎祥。2018。不織布浮動覆蓋於春作甘藷種苗生產應用田間示範觀摩會。桃園區農情月刊 226:2。
  ●林禎祥。2018。北部地區大豆田雜草管理要領。桃園區農業專訊 103:10-13。
  ●林禎祥。2018。大豆收穫調製免操煩-非基改大豆雜糧處理中心有解。桃園區農情月刊 224:3。
  ●林禎祥。2018。異口同聲,種豆趣-大豆機械化栽培效果好。桃園區農情月刊 223:2。
  ●林禎祥。2017。魚腥草栽培與利用。桃園區農業專訊 102:2-4。
  ●林禎祥。2017。異口同聲,種豆趣-北部地區大豆栽培季起跑。桃園區農情月刊 219:2。
  ●林禎祥。2017。天冷記得蓋棉被-甘藷育苗越冬新措施,不織布浮動覆蓋效果好。桃園區農情月刊 219:2。
  ●林禎祥。2017。大豆型態介紹。桃園區農業專訊 100:15-18。
  ●林禎祥。2017。馬祖地區特色產業-葉用枸杞。桃園區農情月刊 214:2。
  ●林禎祥。2017。北部地區大豆收穫要點。桃園區農業專訊 99:2-5。
  ●林禎祥。2017。稻田轉作,休耕地活化-豆陣行。桃園區農情月刊 210:3。
  ●林禎祥。2016。北部地區大豆栽培注意事項。桃園區農情月刊 206:2。
  ●林禎祥。2016。休耕地活化稻田轉作新契機,雜糧作物新選擇-大豆。農業世界 395:42-47。
  ●林禎祥、葉永銘。2016。北部地區大豆栽培要領。桃園區農業專訊 96:2-5。
  ●林禎祥。2016。農村新風貌-糖鄉,蔗甜,人情味。桃園區農業專訊 95:14-15。
  ●林禎祥。2016。大豆機械一貫化栽培,休耕地活化新契機。桃園區農情月刊 200:3。 
  ●林禎祥。2016。甘蔗省工栽培,產業發展新契機-原料甘蔗宿根栽培觀摩。桃園區農情月刊 199:1。
  ●林禎祥。2016。國產非基改大豆-活化農地轉(契)作新選擇。桃園區農情月刊 198:2。
  ●林禎祥、黃勝新。2015。新城社區原料甘蔗有機栽培輔導成果。桃園區農業專訊 93:13-16。
  ●林禎祥、楊采文、林孟輝。2015。不織布浮動覆蓋於甘藷冬季種苗生產之應用。桃園區農業專訊 92:8-10。
  ●林禎祥。2015。甜蜜好滋味-鼎級烏糖上市。桃園區農情月刊 192:3。
  ●林禎祥。2015。入寶山、聞糖香、品糖甜-原料甘蔗產業,榮景可期。桃園區農情月刊 190:2。
  ●林禎祥。2015。賞蓮、品香、吃美食-大園蓮藕麵,養生新選擇。桃園區農情月刊 188:2。
  ●林禎祥。2015。新城風華,糖風飄香-原料甘蔗栽培示範觀摩。桃園區農情月刊 186:3。
  ●林禎祥。2014。魚腥草栽培技術。豐年 64(21):31-33。
  ●林禎祥、葉永銘、林孟輝。2014。北部地區硬質玉米栽培管理技術。桃園區農業專訊 89:6-9。
  ●林禎祥。2014。魚腥草栽培要領。桃園區農情月刊 177:2。
  ●林禎祥。2014。新城飄香,糖風再現-蔗糖生產集團化,產業發展新契機。 桃園區農情月刊 182:2。
  ●林禎祥。2014。大園蓮藕麵-養生新選擇。桃園區農情月刊 184:2。
  ●林禎祥。2014。魚腥草栽培技術講習會。桃園區農情月刊 184:3。
  ●林禎祥。2014。魚腥草栽培示範觀摩會。桃園區農情月刊 185:4。

 

專書論文:

  ●錢昌聖, 蕭政弘,吳以健、吳昭慧、林禎祥、高碧霜、陳敬文、陳彥樺、黃國祥、蔡正賢。2023。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
  ●林禎祥。2016。大豆健康栽培管理。桃園作田事,作物健康栽培管理。桃園市政府。p:7- 41。  
  ●林禎祥。2003。夜來香組培苗發根、田間植株性狀表現及核型分析之研究 。 國立嘉義大學 園藝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 p.129 。
 

研發成果:

  ●2024。育成大豆(黑豆)桃園2號-烏豐:中早熟、高產、落葉性良好適合機械採收
  ●2023。「甘藷蔓苗越冬生產技術」技術移轉1件(續約)。
  ●2023。「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及其繁殖與採種技術」。技術移轉1件。
  ●2022。年育成大豆(黃豆)桃園1號-金圓:中早熟、高產、高蛋白、多分枝、落葉性良好適合機械採收。
  ●2021。「大豆採收處理之乾燥調製技術」技術移轉1件。  
  ●2021。「甘藷蔓苗越冬生產技術」技術移轉2件。


訓練與研習:

  ●2024第二屆「AIoT 農業先鋒班(碩士學分班)」。
  ●2023 AFACI-WorldVeg-FFTC Workshop & Training“Innovation and Approaches on Vegetable Breeding Technology in Asia” (observ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