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業新聞

首頁 > 農業新聞 > 天麻栽培與利用
天麻栽培與利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新聞稿

天麻栽培與利用

( 103 年 10 月 27 日 )

  常吃藥膳入菜食補的民眾,對中藥材「天麻」應該會相當熟悉,天麻除了是古今醫家常用的名貴中藥外,更是進補、藥膳及養生常見的主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引進天麻種原,並進行天麻繁殖栽培體系之建立,期望在未來能推廣此一具養生保健功效的中藥草,促進產業之發展。

  桃園場表示,天麻 (Gastrodia elata) 是蘭科植物,又稱高赤箭,利用部位為地下塊莖,最早記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中,已超過 2,000 年歷史。天麻可與川芎、枸杞直接泡茶飲用,作為藥膳時與其它中藥材及雞肉、豬肉或魚肉一起燉煮,簡單又好吃,可作為平日養生保健的中藥材。

  桃園場指出,天麻分布於西伯利亞、韓國、日本、中國至印度東北,台灣在海拔 2,000 公尺左右之山區也有野生天麻,不過現在作為藥材的天麻幾乎為人工栽培。天麻的塊莖深埋地下,根及葉片均已退化,只在開花時,花梗突出地面才能見到。天麻無法行光合作用,養分完全依賴周圍的共生真菌,種子依靠小菇屬( Mycena sp. )真菌感染後始可萌芽,隨後需與蜜環菌( Armellaria mellea )共生才能獲得營養繼續生長,栽種時溫度不能超過 25 ℃,否則容易腐爛。

  臺灣中草藥以進口為大宗,但是進口中藥材常有農藥殘留、重金屬及不當炮製等疑慮。桃園場指出,台灣每年自中國進口 4~6 萬公斤的天麻藥材,但品質參差不齊,價格波動也大,天麻栽培技術層次較高,價格也昂貴,但國內有龐大需求量,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該場將持續開發安全、優質的天麻栽培技術,並依據其保健特性,發展多樣化機能性保健產品,促進本土中草藥產業的發展。

 


圖1.天麻花莖就如同一支赤紅色的箭射入土中,尾端花序似箭羽,赤箭之名因此而來。

圖 2. 種子播種後長出幼小白麻,其側芽還會再形成更小的白麻及米麻,可作為栽培天麻之種麻。

圖 1. 天麻花莖就如同一支赤紅色的箭射入土中,尾端花序似箭羽,赤箭之名因此而來。

圖 2. 種子播種後長出幼小白麻,其側芽還會再形成更小的白麻及米麻,可作為栽培天麻之種麻。

圖 3. 圖為蜜環菌的菌索,天麻養分需依賴共生的蜜環菌提供。 圖 4. 經過 6 個月栽培的成熟天麻塊莖。

圖 3. 圖為蜜環菌的菌索,天麻養分需依賴共生的蜜環菌提供。

圖 4. 經過 6 個月栽培的成熟天麻塊莖。

圖 5. 乾燥天麻以塊莖大、質堅體重、潤澤明亮,色黃白、無空心、斷面呈半透明狀者品質最佳。 圖 6. 天麻飲片

圖 5. 乾燥天麻以塊莖大、質堅體重、潤澤明亮,色黃白、無空心、斷面呈半透明狀者品質最佳。

圖 6. 天麻飲片

 

連絡人: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新聞發言人 副場長   傅仰人 03-4768216 分機 101

      副研究員  葉志新 03-4768216 分機 221

      助理研究員 吳麗春 03-4768216 分機 4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