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業新聞

首頁 > 農業新聞 > 台灣蒲公英是一種值得開發的保健植物
台灣蒲公英是一種值得開發的保健植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新聞稿

台灣蒲公英是一種值得開發的保健植物

(93年11 月3日)

 

  有民眾根據在國外觀察的結果,發表若在台灣推廣蒲公英將會形成另一種強勢雜草且會造成花粉過敏的元凶,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並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蒲公英雖在北半球溫帶地區是非常著名且強悍的雜草,但並不表示在地處熱帶及亞熱帶的台灣也能如此,再加上本場擬發展的是原生種台灣蒲公英,其分佈不廣且數量有限,在其開發利用過程中,反而需要加以繁殖才能利用,再加上其具有保健的功效,故認為台灣蒲公英是值得開發的保健植物。

   蒲公英較適合生長於溫寒帶地區,且其種類相當多,在北美地區以西洋蒲公英 (Taraxacum officinale)為主,在中國大陸是以(T. mongolicum)為主要利用物種,在台灣蒲公英有二個物種,一為原生的(T. formosanum) 另一為歸化種西洋蒲公英(T. officinale),此等蒲公英均是根生葉,葉柔軟而平貼地面生長,應不會在成長之後變得堅硬多刺。

   蒲公英在北美、加拿大等地區之繁殖相當迅速,但台灣的二個物種競爭力就沒有那麼強勢,歸化的西洋蒲公英在民國65年就已經被發現,但經過28年的傳播,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近一、二年調查僅發現在台北林口鄉道路分隔島、桃園縣的長庚大學、中央大學、桃園縣新屋鄉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新竹縣政府及3號高速公路關西休息站,以及新竹市科學園區的草坪中有零星分佈。而台灣蒲公英的分佈及數量就更少了,僅零星分佈在大甲以北西部沿海的幾個點,那還必須是經常割草的公園、高爾夫球場、墓地等地且數量稀少。又根據蔣慕琰、蔣永正對台灣旱田雜草之種類、生態及為害所做報告,台灣旱田常見之雜草有 13科 40餘種,一般旱田最主要者為野莧、小葉灰藋、絹毛指草、稗草、牛筋草、馬齒莧等;冬季裏作旱田則為鵝兒腸、小葉灰藋、早苗蓼等3種,而蒲公英沒有被列入常見雜草項目中。

   一般而言,會引發花粉熱的花應是花粉量較多的風媒花如豬草、狗牙根、羊蹄等,而蒲公英為蟲媒花,花粉量較少,應該不是引發花粉過敏的主要種類。

   蒲公英在中國入藥甚早,在宋以前稱為「蒲公草」。公元659年中國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李勣所撰的「新修本草」即已收錄。本草綱目稱為「蒲公英」。蒲公英為中國極常用的清熱解毒的傳統藥物。用治婦人乳癰水腫、 並具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及固齒牙、烏鬚髮、壯筋骨之效。中國產的蒲公英屬(Tarxacum)植物有22種,供藥用者以 T. mongolicum為主,其他如鹹地蒲公英(T. sinicum)、異苞蒲公英(T. platypecidum)及西藏蒲公英均同等入藥。(參歐澗芝所發表的蒲公英與台灣蒲公英一文)

   根據台灣藥用植物之探討記載,台灣蒲公英全草為解熱、解毒、健胃藥、治乳癰腫毒等效用。又根據華裔美籍科學家孫士銧研發的抗肺癌食品「華陽複方」於今年底將展開上市前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其19種配方中就包含有蒲公英。除了藥用價值外,歐美國家把葉子做成沙拉,根部做成咖啡代用品,更延伸了蒲公英的價值,又經向中藥進口商調查進口量結果,蒲公英年進口量約佔50-60公噸左右,由此可見蒲公英是非常值得開發的保健植物。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為因應加入WTO之後對台灣農業造成的衝擊,開發新興保健作物乃當務之急,原生的台灣蒲公英全株都能利用且具有保健價值,本場目前正加強針對葉及根的生產技術研究,以供農友栽培參考,唯目前正處試驗階段,種子量不豐,台灣蒲公英種子已被索取一空,請勿再索取。

 

   連絡人: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新聞發言人 秘書    林文龍 電話 03-4768216 分機 102

        作物改良課 副研究員  姜金龍 電話 03-4768216 分機 220

                       農業推廣課 助理研究員 賴信忠 電話 03-4768216 分機 4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