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石斛與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講習會紀實
石斛與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講習會紀實

石斛與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講習會紀實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69期 2021/12/15 發行

五峰工作站 范竣宇 03-5851487分機15

  為輔導轄區內原鄉農產業,發展多元化地方農產品,本場11月9日於新竹縣五峰鄉和平休閒農業區的竹林養生村,辦理石斛與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講習會,有來自五峰鄉各部落族人及鄰近鄉鎮有興趣農友共襄盛舉。藥(食)用石斛栽培技術課程,由本場葉志新副研究員當任講師;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課程,由范竣宇助理研究員擔任講師。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藉由食用具有藥用療效的天然食材,進而達到調整人體機能、維持健康與補充營養之目的。本次主題以藥(食)用石斛與原鄉傳統野菜為主題,係因藥食同源,為近年來被消費市場重視之概念,農糧署希望本場在原鄉農產業發展上,協助推動藥食同源概念使地方農產品多元化。北部地區原鄉部落多座落於海拔500到1,500公尺山林之間, 適合藥(食)用石斛生長,且該品項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衛福部中醫藥司也公告(107年2月13日衛部中字第1071860124號),可同時供作食品原料之藥食同源中藥材之一,是一種食用及經濟價值皆高的植物,故選為重點推廣作物之一。另外,原鄉傳統就有利用野菜的文化,且這些野菜在原住民傳統醫療中具有保健功效,具有在地的地方特色。

  石斛課程中提到其藥用歷史悠久,尤其在中藥上於秦漢時期已有使用的紀錄,在藥(食)用石斛為蘭科(Orchidaceae)石斛蘭屬(Dendrobium)植物,包含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粉花石斛(D. loddigesii)、黃草石斛(D. chrysanthum)、馬鞭石斛(D. fimbriatum)、鐵皮石斛(D. candidum),此屬植物絕大部分可以附著在樹木的枝幹上生長,且耐受的溫度及光照範圍較廣。石斛蘭是蘭科植物之第二大屬,主要藥用部位為莖,中醫傳統上認為石斛味甘淡、性涼、無毒,具有潤喉清音、生津益胃、消炎明目等特性,在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

  藥(食)用石斛幾乎都是春石斛類,其成長特性為,春至夏季為生長期,秋季成熟期,冬季休眠期。生長適溫約在22-32℃,冬季低溫植株生長停滯。幼苗剛定植完成時,需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萎凋,幼苗期對水分敏感需控制介質含水量;夏秋高溫時,介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冬季低溫時,石斛進入休眠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原鄉野菜栽培課程,介紹內容包含山萵苣、山胡椒、樹豆、光果龍葵等作物栽培模式;在原住民傳統醫療文化中,以前部落巫醫認為山萵苣有消炎養肝的效果,山胡椒能舒緩疼痛,光果龍葵可以解酒,樹豆能強身健體,以上這些民族植物,同時也是部落的家常菜餚。

  由於原鄉野菜在市面上很難買到種子,需要自行採種或是留種,不同作物種子採收處理方式各有不同;基本上作物的果實可分為乾果和漿果兩大類,乾果類如山萵苣、樹豆等,在種子成熟採收後乾燥,就可用低溫冷藏的方式處理;漿果類如山胡椒、光果龍葵,果實轉色時種子才成熟,採收後還需清洗乾淨種子上果肉,才能去除種皮上的發芽抑制物質。很多人認為野菜能自然生長,沒有病蟲害問題,但其實不然,如果以人工密集化栽培,還是需要防治病蟲害;例如山萵苣葉背易出現蚜蟲聚集,也會有斜紋夜蛾和毒蛾幼蟲取食,針對蚜蟲的防治,友善農耕的方式可使用300-500倍苦楝油搭配無患子皂素,針對鱗翅目害蟲可以用蘇力菌做防治。

 

圖1.本場葉志新副研究員擔任藥(食)用石斛栽培技術課程講師。

圖1.本場葉志新副研究員擔任藥(食)用石斛栽培技術課程講師。

 

圖2.會場展示實體藥(食)用石斛

圖2.會場展示實體藥(食)用石斛

 

圖3.本場范竣宇助理研究員擔任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課程講師。

圖3.本場范竣宇助理研究員擔任原鄉野菜栽培技術課程講師。

 

圖4.與講習學員合照

圖4.與講習學員合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