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蘇力菌
蘇力菌

植物病蟲害小學堂

蘇力菌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67期 2021/10/15 發行

台北分場 李婷婷 02-2680-1841 分機 111

  從病死的蛾類幼蟲體內,科學家分離出了一種細菌,將其命名為蘇力菌 (Bacillus thuningiensis, Bt)。蘇力菌為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在營養缺乏或環境不良時,會於細胞內產生內生孢子 (endopore),以及帶有內毒素 (δ-endotoxins, delta endotoxins) 的殺蟲結晶毒蛋白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 ICP)。此結晶毒蛋白,必須經過昆蟲腸道中高鹼性的消化液和蛋白質分解酶的作用,才能使得結晶毒蛋白帶有的內毒素活化,進而與昆蟲腸道細胞表面的蛋白作用,經過一連串的水解反應後,使得毒素插入害蟲腸道細胞質膜,並形成孔道,造成滲透壓衝擊,漲破腸細胞而導致害蟲死亡。

  於是科學家利用此特性,將蘇力菌運用於植物保護上。以臺灣為例,目前登記為生物農藥的蘇力菌產品,主要可用於防治鱗翅目害蟲如小菜蛾、玉米螟、紋白蝶及夜蛾等蝶蛾類幼蟲。除了可以防除害蟲之外,蘇力菌對目標害蟲外的生物無害,是相對安全、無殘毒而且環保的製劑。

  然而,蘇力菌在施用有幾點須注意:首先,蘇力菌需要相對化學農藥更長時間才能夠看到效果,是由於具殺蟲作用的毒素必須被幼蟲吃下,並進入中腸被活化後才有作用,並非一接觸即死亡。此外,在陽光照射下,紫外線將導致蘇力菌失去活性,故建議於下午傍晚時施用,且於害蟲繼續發生時持續使用 (蘇力菌可能在連續日曬3、4天後即失效)。在施用時,亦可添加展著劑 (介面活性劑),使得蘇力菌能夠在葉片上更無死角的附著,害蟲更容易取食到,進而提升殺蟲效果。

 

 繪圖/李婷婷

繪圖/李婷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