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農情電子報

首頁 > 農情電子報 > 「七月筍」享當季(下)─竹筍是從古至今之山珍
「七月筍」享當季(下)─竹筍是從古至今之山珍

農業技術


「七月筍」享當季(下)─竹筍是從古至今之山珍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65期 2021/08/15 發行

農業推廣課 徐振家 分機436

台北分場 王斐能 02-26801841分機104

  「竹其萌曰為筍,筍從竹、旬,旬內為筍,旬外為竹」,亦即嫩時為筍,老時為竹,竹的嫩芽成長至竹筍,約經10日,十日為旬,「竹筍」一詞便衍生而出,而古人解釋「筍」是形聲會意字,認為竹之新芽出土後10天內,鮮嫩宜於食用,過了10天後纖維粗硬且味道難嚥而將成為竹,這也說明了竹筍的採收與賞味期極短之特性。《詩經》〈大雅·蕩之什·韓奕〉載「…其蔌維何、維筍及蒲。…(略)」,以及《周禮》〈天官冢宰〉「…筍菹、魚醢。…(略)」等紀錄,皆顯示竹筍的食用歷史已有3千多年,且中國古人對筍的美味及醃漬利用已有普遍認知。最早於漢代便設置「司竹長」作為管理竹園的職位,唐代官吏正七品下的「司竹監」,職掌養竹園之事,每年將竹筍供應宮廷;南朝劉宋(420-479)戴凱之《竹譜》(約成書於西元5世紀中葉)是中國乃至世界第1部竹類專著,書中即記載了南方40餘種竹類及筍的風味;宋代贊寧《筍譜》(約成書於西元971-978年)是世界最早的竹筍專著,描述歷代流傳的採筍及煮筍的經驗,除了筍用竹類的栽培技術大幅提升,並有鹽筍乾加工的方法。因此,竹筍自古被民間乃至宮廷當作“菜中珍品”,享有“寒士山珍”、“味冠素食”及“蔬食第一品”等美譽,還有著“無筍不成席”之說。

  傳統上,竹筍在一些亞洲國家被視為常規菜餚,由於世界範圍的食品貿易、中式餐館的普及和多地區文化的融合,竹筍的消費迅速蔓延到各大洲,總結全球主要食用筍約88種,主產地約20個國家,每年竹筍的消費量已超過200萬公噸。臺灣現有竹類共22屬89種,其中25種為原生種,經比對其幼筍可供食用之竹類約30種,味美常食或具經濟價值者至少10種;而市面上常見食用種類為8種,又以綠竹筍、烏腳綠竹筍、麻竹筍、桂竹筍、孟宗筍等5種為主,尤以前3者為夏秋季之重要筍種;箭竹筍、石竹筍和新興的甜龍筍等3種,栽培與產量較少,茲分述如下:

  一、綠竹(刺竹屬,學名Bambusa oldhamii Munro,熱帶木本竹類)

    1.別名:菉竹、毛綠竹、烏藥竹、坭竹;梨仔筍、甜竹筍、馬蹄筍、初夏綠寶石

    2.原產地:中國浙江南部(溫州市)至福建。

    3.特性:筍殼平滑無毛,尖端略帶綠色,基部淡黃色,單筍重0.3-0.7公斤;筍體短肥,呈牛角彎曲,質地細嫩、風味甘美、纖維少、口感佳,帶有竹香,是消費者喜愛也是外銷的主力筍種。

    4.分布與產地:多栽培於海拔500公尺以下坡地,全臺生產面積約7,000公頃,北部各縣市合計占約70%。主要產地在北部為新北市三峽、五股及八里區(觀音山區),以及桃園市大溪及復興區,而臺北市木柵一帶及新竹縣寶山鄉為次要產地;南部主要產地為臺南市白河、關廟及龍崎區,屏東縣長治鄉(發筍期3月為全臺最早);臺中市潭子區亦為中部重要產地。

    5.  產期:4-10月,盛產期5-7月,北部產筍期約晚1個月,盛產則在6-8月。

  二、烏腳綠竹(刺竹屬,學名Bambusa edulis (Odash.) Keng,熱帶木本竹類)

    1.  別名:四季竹、鬍腳綠、烏殼綠竹。

    2.  原產地:臺灣原生種。

    3.  特性:為綠竹之變種,較綠竹早約1個月產筍,筍體較為直立稍大,長圓錐形,筍殼黑綠色、有黑絨毛,籜內面帶紫紅色,單筍重0.8-1.2公斤,肉質細嫩、纖維少,味甘鮮美,供鮮食及製罐與筍乾;因賣相不佳,鮮食用多以黑色不透光塑膠布等材質覆蓋,讓筍殼在不見光的情形下呈黃白色。1978年7月,此種經濟栽培後開始運銷供應大臺北市場。

    4.分布與產地:海拔300公尺以下均有栽培,生產面積約1,000公頃,嘉義縣大林鎮為最大宗產地,其次為雲林縣斗南鎮至古坑鄉一帶。

    5.  產期:3-10月,盛產期5-8月。

  三、麻竹(牡竹屬,學名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熱帶木本竹類)

    1.  別名:甜竹、大葉烏竹、大頭竹。

    2.  原產地:中國華南地區。

    3.  特性:筍產量高,是食用竹筍中個體最大者,單筍重約1~3公斤,筍形圓錐狀,筍殼無毛,略帶淡黃色,味較綠竹筍差,肉質粗纖維稍多,鮮食需在筍尖破土當天需立即採收,而加工者則約於出土後1公尺;本島主要供加工筍製品,如熟筍、筍乾、筍絲、筍片、脆筍、桶筍及醬筍等,尤其是筍乾的發酵味吸引日本人,在日治時期便開始被日本拉麵所用,曾在1970年代前後,造就臺灣筍外銷之鼎盛時期。麻竹葉大且具竹香氣,是南部常用之粽葉,亦為早期公賣局竹葉青之釀造原料。

    4.  分布與產地:是臺灣分布最廣的竹種(約有9萬公頃),多栽培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主產於雲林、嘉義、南投縣及臺南市沿山地區(四縣市占全臺麻竹面積94%),以雲林古坑鄉最多,嘉義番路與大埔鄉、南投中寮鄉、臺南市南化與新化區等地居次;其餘尚有高雄市六龜與甲仙區,臺中市大坑山區一帶。

    5.  產期:端午節過後即進入產季,約6-10月,盛產期7-9月。(下期待續)

 

  短肥且呈牛角彎曲,是品質優良的綠竹筍(產自新北市五股區)。

短肥且呈牛角彎曲,是品質優良的綠竹筍(產自新北市五股區)。

 

   烏腳綠竹筍(圖左無覆蓋者供加工,筍殼黑綠色、有絨毛,筍籜內面帶紫紅色。圖右覆蓋栽培呈美觀黃白色,供鮮食)(攝於嘉義縣大林鎮)烏腳綠竹筍(圖左無覆蓋者供加工,筍殼黑綠色、有絨毛,筍籜內面帶紫紅色。圖右覆蓋栽培呈美觀黃白色,供鮮食)(攝於嘉義縣大林鎮)

烏腳綠竹筍(圖左無覆蓋者供加工,筍殼黑綠色、有絨毛,筍籜內面帶紫紅色。圖右覆蓋栽培呈美觀黃白色,供鮮食)(攝於嘉義縣大林鎮)

 

 

加工用的麻竹筍,與可作粽葉的新鮮麻竹葉(產自雲林縣古坑鄉)。

加工用的麻竹筍,與可作粽葉的新鮮麻竹葉(產自雲林縣古坑鄉)。

Top